奧地利濕地生態守護者
新錫德爾湖位于奧地利布爾根蘭州,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。新錫德爾湖占地1.8萬公頃,擁有歐洲最大的蘆葦蕩,屬于新錫德爾湖-千湖區國家公園,享有保護地位。
新錫德爾湖處于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域,是眾多濕地生物的棲息地,也是大量瀕危鳥類的主要棲息地。這里還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,有各種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,包括前來覓食的蝙蝠。
然而,這一生態系統的微妙平衡正遭受威脅。
蘆葦床棲息地正在退化,有些區域出現頂梢枯死,蘆葦的枝條、枝干、嫩枝和根部逐步枯萎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該地區水位的自然循環破壞日益嚴重。新錫德爾湖及其蘆葦蕩豐富的生態源于該地區的大幅水位波動——枯水期可完全干涸,而漲水期的泛洪面積達原湖泊面積的兩倍。然而,人工調節渠道建造后,水位波動幅度減小,而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了這一情況。
這對蘆葦蕩及其中的動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性影響。如果情況持續,該生態系統將不復存在。
技術守衛
2021年8月,新錫德爾湖部署了“自然守衛者”系統。該系統由兩部分組成,包括2個聯網的太陽能守衛者(單個覆蓋范圍為3平方公里)和68個不聯網的監測設備,安裝在生態情況各異的蘆葦蕩棲息地中。這些設備帶有天線和麥克風,可以記錄該區域的聲景,持續收集所有動物的聲音,不受天氣和時間的影響。收集的聲音數據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云平臺,并用訓練好的AI模型進行分析,以識別特定物種的聲音。
該項目的首個目標是為研究提供支持。聲音數據將提供前所未有的信息,以進一步了解蘆葦蕩的現狀,包括生態位情況和蘆葦蕩在不同季節對鳥類、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的重要影響。對在這里筑巢的鳥類來說,這些數據將反映蘆葦枯死對棲息地環境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。這些數據還將顯示鳥類叫聲如何反映強風等各種天氣變化,記錄其夜間活動模式,比較秋季遷徙期間的鳥類頻率以及霧網對蘆葦帶鳥類的誘捕率。
通過這些數據獲得的洞察將實現該項目的第二個目標:適應性保護管理。例如,通過數據預測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,以制定相關措施和進行適應性保護。
該項目的合作伙伴有非營利組織Rainforest Connection、維也納大學、新錫德爾湖-千湖區國家公園和華為奧地利,在Magenta移動網絡的支持下,上述伙伴合作部署了可快速實施且干擾極小的保護方案,對當地環境幾乎沒有影響,并為研究人員節省了大量時間。
借助科技的力量保護新錫德爾湖,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。
-
70
收集聲音數據的觀察站
-
12 km2
覆蓋的生態系統面積
在線客服
個人及家庭產品
熱線:950800(7*24小時)
華為云服務
熱線:4000-955-988|950808
企業服務
熱線:400-822-9999
運營商網絡服務
熱線:40083021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