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技術為根,實踐為魂”,培養千萬數智人才
隨著數智化時代的到來,全球已有超過170個國家發布了數字化戰略,涌現大量數智化崗位,但目前數智人才普遍缺乏。華為始終堅信,“技術為根,實戰為魂”,致力于構建一個全方位、實戰化的賦能體系,旨在培養數以千萬計的數智化人才,厚植數智生態沃土,促進產業繁榮和社會可持續發展。華為ICT學院作為華為和高校合作推進人才發展的重要平臺,正攜手共創數智人才生態的繁榮。華為將從以下三個方面,進一步推進華為ICT人才發展走深向實。
第一,實戰引領,課程創新。
課程是知識的載體,實戰是能力的試金石。華為ICT學院聚焦22項技術領域,精心打造了85門實戰導向的精品課程。同時,我們積極邀請高校教授如大連理工大學的馬瑞新老師,攜手共創《系統分析與設計》等國家一流課程,通過華為云平臺與真實項目案例,讓學生跨越理論與實踐的鴻溝,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無縫對接。
華為將繼續匯聚全球優質教學資源,賦能全球6000所合作高校,年培養規模突破50萬學生,為行業輸送更多實戰型人才。
第二,產教協同,師資賦能。
教師乃教育之本,是塑造未來之光的工程師。華為依據“工程教育”與“雙師型”教師標準,通過產學合作、國產軟件進課堂、教師訓練營等多種形式,全面提升教師能力。通過華為ICT學院,華為已在全球培養超過11000名認證教師,他們是培養實戰型人才的生力軍。在新的技術領域,華為也積極探索運用新的教研方式,比如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,聯合七所高校,通過建設“深度學習(Mindspore)虛擬教研室”,跨越地域界限,在人工智能領域培養出一支支高水平、創新型的教師隊伍。
華為將繼續以數字化手段賦能教師,預計年賦能教師人次超過10000名,認證教師總數將達到20000名,開啟華為ICT學院的新篇章。
第三,跨界融合,人才共育。
數智化大潮中,跨界融合成為時代趨勢。華為積極推動ICT技術與機械、交通、生物、醫學等傳統及交叉學科的深度融合,將ICT的精髓融入各專業課程體系,培養具備跨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。例如,大連民族大學陳禹丞同學是一名通信專業的學生,通過華為ICT學院校企合作項目學習了昇騰知識,2024年跨界考取了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AI應用方向的研究生。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,未來,華為將堅持產教融合、科教融匯的道路,為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及客戶輸送百萬開發者,共同構建繁榮的人才生態。
“功以才成,業由才廣。”面對未來,華為希望與高校、合作伙伴、生態各方繼續攜手并肩,以更加開放的姿態、更加創新的思維,共同培養跨領域、復合型的實戰化人才,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不竭動力,推動產業的持續升級,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