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,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,ICT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,也使全社會對數字經濟及行業數字化轉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。
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,云網價值凸顯
當前,以數字產業化、產業數字化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步伐不斷加快。截至目前,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制定了數字戰略及相關規劃,并明確提出其基礎底座是云和網。比如,中國提出的“新基建”,將圍繞聯接、計算、交互、安全展開,以實現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升級;歐盟在其以綠色和數字孿生為主題的復興計劃中,也提出將加強云、網、邊緣計算等基礎設施生態及數字生態的構建。
與此同時,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開始進入第二波的關鍵期,不同于第一波的云原生行業數字化,第二波的目標是將云上應用通過互聯網向個人和家庭推進,以重塑社交、娛樂和生活。當前,金融、制造、教育、醫療等行業已紛紛開展與新型信息技術的融合,以數據為處理對象,將生產管理系統向云端遷移,以打通數據全鏈條的流動。這一過程中,云網作為企業生產系統上云的關鍵,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日益凸顯。
所謂云網,是指可以聯接云、使能云的網絡。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,全行業對計算及云保持了高度關注,但是,要高質量發揮出云的核心價值,必須有高性能網絡的支持,因此全行業也要同時重視網的發展。
目前,全球領先的運營商已將行業數字化轉型作為重大的戰略機遇,總體來說,其基本業務策略主要分為以下三方面:首先是立足網絡、做強聯接;其次是開展多云集成服務;最后是抓住入口、積極發展云網生態。例如AT&T的多云聯接模式,可提供專網型上云體驗;而NTT的云網集成,則可提供強化網+多云等一體化服務。
在中國,企業上云將會創造出3萬億的市場空間,其中,1.3萬億的業務以聯接為主,運營商做好云網就能抓住商機;1.7萬億的業務則需運營商基于云網向上探索和延展,才可觸及新空間。
運營商發展云網,既能服務于國家戰略,又是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,更是實現自身商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。
轉型進入新階段,云網面臨新挑戰
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從以互聯網企業為主擴展到千行百業,數字化的對象也從辦公系統走向生產系統,開始進入一個全新階段。在這個階段中,不同的行業對云網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,我們將通過幾個典型行業的需求來詮釋云網的挑戰。
城市智能體:一朵云、一張網。
智慧城市已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共識。2020年,華為提出了面向行業智能升級的參考架構——智能體,目標是通過打造城市智能體,實現從“基礎設施建設”到“智能應用探索”,再到“技術交融帶動產業協同”,其中,智能聯接是城市智能體的軀干。當前,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啟動了城市智能體的打造,如上海、深圳、成都等。
根據德勤的預測,未來幾年,中國智慧城市的市場規模都將保持30%以上的增速。在“城市一朵云、算力一張網”的建設方面,運營商作為核心建設主體,將聚焦城市網絡底座及部分信息化系統建設,用“一張網”聚合原有的物聯、政務、交通等多張物理網,實現城市治理數據、行業數據、人口數據等不同數據之間的邏輯隔離,構建城市智慧化的根基。
金融數字化:高品質專網。
金融行業是智能升級的領跑者,其數字化轉型通過分布式架構改造、資源統一納管、平臺化服務能力等系統的構建,實現了金融業務的敏捷創新。金融行業對網絡的訴求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:
第一,服務平臺化能力的建設。由于數據中心由原來的兩地三中心向多地多中心的扁平化模式演進,因此需要聯接規模擴大10倍的高可靠、高性能的數據中心互聯網絡。
第二,銀行網點的智能化、無人化改造。隨著AI客服、VTM、機器人等自助服務的大量引入,不僅聯接數產生了10倍的裂變,對聯接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第三,開放銀行推動金融與行業深度融合。需要將金融系統外延到企業的客戶端,對聯接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綜上所述,金融行業數字化對網絡的要求,將從傳統專線走向扁平化、高品質專網,上海電信推出的金融專網業務成為1600多家企業的選擇,充分反映出這一趨勢。
醫療數字化:片中片專網。
醫療行業數字化的核心是通過醫療數據的集中、共享、智能,助力打造醫療健康服務體系,當前其主要圍繞三方面開展工作:
第一,構建醫聯體、醫共體,以實現分級診療及資源的優化配置。這需要縣鄉鎮多級分支機構、多院到多云的聯接,沙利文公司的數據顯示,院間聯接每年增長達10%,上云聯接增長達30%。
第二,醫療數據的上云及遠程醫療。由于醫患信息屬于個人隱私,因此需要切片專網來保障信息的安全無泄露。
第三,醫療信息系統的全面云化。不同的醫療系統上云有不同的網絡需求,如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ACS,需要高達1Gbps的帶寬;而醫院信息系統HIS則需要以低時延快速提供掛號、登記等服務。這些不同的業務要求,可通過切片專網以子切片模式為不同業務提供差異化服務。
基于此,醫療行業的數字化需要網絡具備多云聯接及“片中片”的切片專網能力。廣東聯通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,其建設的醫療行業切片專網,已支撐了當地300多家醫療機構到三地醫療云的聯接。
教育數字化:安全入多云。
教育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用ICT技術實現教育環境的全覆蓋,以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等問題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典型場景:
首先是教學場景,在線教育、VR教學、智慧課堂等新型教育模式的應用,需要網絡保障業務體驗的穩定、可靠。
其次是考試場景,隨著視頻監考、考務視頻會議的應用,在海量考點與考辦之間,需要至少200Mbps專線的安全接入。
最后是安防場景,為應對頻發的校園安全事件,需搭建廣覆蓋及有安全保障的專網,通過教育安防大數據平臺上云,實現對學校的統一監控管理及云上數據分析。
與此同時,由于教育行業的多種應用系統,如線上教育系統、考務管理系統、安防大數據系統分布在不同的云中,因此還需要實現多點到多云的安全訪問。寧夏電信建設的云專網,不僅覆蓋全區的教育機構,還可滿足安全入多云的需求,有效推動了寧夏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。
中小企業數字化:一站式電商云網服務。
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目標是提升效率。一方面,要求海量門店敏捷接入、極簡交付,提供一站式電商訂購服務;另一方面,針對企業應用的多云部署,需要一線入多云的聯接服務。2020年,上海電信上線了中小企業智能云專線套餐,集上網、上云與智能服務于一體,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效果。
應對新時期變化,智能云網聚焦四大新能力
行業的差異化帶來了云網需求的多樣性,但整體來說,新時期的云網存在三大變化:一是聯接關系的變化。多云是必然,隨著從企業分支到總部的聯接,走向企業分支、總部到多云的聯接,聯接規模將擴大100倍;二是聯接屬性的變化。過去辦公系統、生產系統在企業內網,由內網實現確定性及安全性保障,隨著核心生產系統上云,意味著企業LAN網絡與WAN網絡的邊界被打開,因此,聯接也需從盡力而為發展到保障確定性和安全;三是聯接體驗的變化。網絡要實現與云同樣的服務能力,即調配一體化、體驗一致性、防御一體化。
綜上所述,行業不僅需要高質量的云,也需要高性能的網,智能云網作為聯接用戶、打通云互聯、支撐行業高質量上云的一張網,需要聚焦四大新能力。
能力一:任意云。
任意云是指可滿足企業從傳統的單線接單云到一線入多云,以及多點到多云的智能靈活聯接,使企業上云既簡單又省心,真正做到任意云隨心可達。
能力二:確定性。
確定性是指當企業的核心生產系統從“內云”(自建自有云),走向“外云”(托管公有云/專屬云)時,網絡可提供確定性體驗及差異化的服務能力,為企業核心生產系統上云保駕護航。
能力三:超自動化。
超自動化體現在兩個方面:一方面是運維的超自動化。隨著網絡規模及復雜性的成倍增加,通過超自動化,把簡單留給人工,復雜留給智能;另一方面是運營的超自動化。讓用戶像用云一樣用網,比如自助訂購、分鐘開通、快速調整、可視可管等。
能力四:泛在安全。
泛在安全是指延伸安全的邊界,從感知、協防、安全服務化等方面建立“端、管、云、用”立體安全架構,構建無處不在的安全,讓企業能夠更放心、更安全地上云。
圍繞四大能力,華為全面增強云網全場景解決方案
網絡的能力決定了上云的效率及質量,因此,只有提升網絡的服務能力,才能讓企業真正上好云。在MWC 2021上海期間,華為發布了全面增強的智能云網解決方案,包含云骨干、云專網、云接入、全光底座四大場景,其通過云網安一體服務打造泛在安全,通過ADN網絡自動駕駛實現超自動化,從而構建起任意云、確定性體驗、超自動化、泛在安全的云網新能力。
云骨干,為“云”而“生”,基于IPv6+技術底座,以IDC及云為中心,重新規劃了網絡架構,通過SRv6云路徑、ADN智能分布式算路、智能云圖算法等技術,實現了多網多云的靈活聯接,打造了入網即入云的服務能力。
云專網,為“質”而“改”,為行業客戶提供確定性體驗及差異化服務。華為云專網有兩種解決方案:智享專線及品質專線。智享專線的主要特征為分鐘級彈性擴展,使用FlexE智能切片技術,主要面向醫療、教育等行業提供服務;品質專線的主要特征是毫秒級超低時延,使用的關鍵技術包括Liquid OTN + OTSN等,可為金融、政府等行業提供服務。
云接入,為“連”而“增”,智能云端產品可通過“一盒六線”功能實現多業務接入,上行則通過5G和寬帶融合入云專網。
智簡全光網,構筑云網低時延底座,通過全光接入“星光”CPE、全光“樞紐”OXC、全光“錨點”Edge OTN、以及全光智慧運營等技術提供大帶寬、低時延的超強運力。
除了技術解決方案之外,智能云網的構建還需要上下游產業的廣泛協同合作,華為將攜手合作伙伴打通產業斷點,助力智能云網產業的快速發展。
在運營系統方面,華為已與20多家O/B域的主流廠家開展了合作,與超過10家云網O/B域廠家完成了服務能力的預集成,2021年還將成立智能云網集成實驗室,以支撐運營商實現從人工派單到電商化訂購,再到最終云網電商化服務的網絡服務化升級。
在探索產業合作模式方面,華為將聚焦關鍵行業和場景,摸索轉型方法,沉淀能力,與運營商共同滿足企業上云節奏、數據和服務規劃等需求,打造從技術、業務到運營結合的解決方案。
未來十年,行業數字化轉型將給產業上下游帶來巨大機遇。云網則將為運營商帶來全新的價值空間,為行業帶來智能化革新的保障。華為將攜手合作伙伴,全面構筑智能云網,加速行業的數字化轉型。
在線客服
個人及家庭產品
熱線:950800(7*24小時)
華為云服務
熱線:4000-955-988|950808
企業服務
熱線:400-822-9999
運營商網絡服務
熱線:4008302118